李膺是東漢著名的大臣。因為他為政清廉、執(zhí)法嚴厲,對貪官打擊無情,所以每到一處任職,總有一些貪官嚇得自動逃亡。特別有趣的是,他任青州刺史前,青州是全國吏治最差的地方,可以說是無官不貪。任李膺為青州刺史的命令剛下,他還沒有到任,治下的70個縣的貪贓枉法縣令聞訊后竟然全部棄官潛逃了,李膺的“魅力”之大,由此可見一斑。 公元166年,李膺擔任司隸校尉,負責糾察京師百官及附近各郡官吏。當時,宦官擅權(quán),朝綱混亂。李膺稟性正直、疾惡如仇,決心嚴懲貪官、整頓綱紀。 當時宦官頭子張讓有個弟弟叫張朔。他依仗其兄的權(quán)勢,當上了縣令。張朔當政以后,貪婪殘暴,為所欲為。 有一天,他突生惡念,要瞧瞧未出生嬰兒是什么模樣,便把一個孕婦活活殺害了。李膺得知后,立即決定逮捕張朔歸案。但張朔已經(jīng)躲藏到張讓家里。 張讓的府第門庭森嚴,設(shè)有道道關(guān)卡,一般官吏根本無法進入。李鷹不管那一套,手持令牌,親自率領(lǐng)獄吏進入張讓的府第將其弟擒獲,待張朔把罪行交代完畢,立即依法斬首示眾。 李膺的行為,震動了整個宮廷。從此,那些不守法度的宦官都小心謹慎了。 李膺以國計為重、人品高潔,胸有浩然正氣,內(nèi)可以養(yǎng)廉,外可以御侮。他任烏桓校尉時,曾多次出擊鮮卑,不僅指揮若定,而且每戰(zhàn)必身先士卒,所到之處,敵方無不望風而逃。 延熹九年,他因遭人誣告,被桓帝處以終身禁錮。靈帝繼位后,又起用李膺參與政事。不久又被人陷害,再次被免官禁錮。然而,雖歷經(jīng)磨難,幾起幾落,他仍矢志不渝,初衷不移。 |